艺术基金Legs pro culture办好身后事:让文化当你的继
时间:2017-09-11??编辑:瑞士移民网
人走后,还能留下什么?可能是些许的文化- 瑞士有些人就是这样做的:1%的遗产贡献给文化艺术,钱也许不多,但滴水成河。
(Keystone)
瑞士"亲文化遗嘱”基金(Legs pro culture)发起一项颇有创意的计划:它邀请瑞士居民把自己1%的财产捐给文化事业。最早的捐款已经用于支持艺术家们的创作。
如果大家一道,把自己财产的一小部分捐给文化,那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个点子3年前诞生于瑞士最为“乡土”的外阿彭策尔州。2015年5月,“亲文化遗嘱基金” 把这个想法策划成具体项目。
成立之初的两年,基金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文化促进网络:任何人都可以承诺将自己1%的遗产捐献给文化基金。待承诺人去世之后,基金便会将他的这笔捐款提供给新一代艺术家,以支持其艺术创作。
也是一种众筹
“亲文化遗嘱基金”将传统的基金概念同众筹方式相结合。“通常,一项基金得以建立都是因为某人去世并希望将自己的遗产用于支持某项具体事业,”亲文化遗嘱基金的经理Ester Widmer解释说,“我们的运作建立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上,我们不预设目标,这样便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做具体调整。”
直到目前,已经有80人向基金会作出捐款承诺。67岁的苏黎世居民Susanne Leuzinger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我一听说就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她说,“大部分基金会都是由富人支撑着。这种新形势可以让所有人都有机会为文化做一点贡献,不管他的财力强弱。” 这位退休的前联邦法官也是基金董事会成员,在她看来,这种形式也不会遭到遗产继承人们的反对。“因为涉及金额只是遗产的1%,所以他们不会为此大动干戈。”
"我们给的是时间"
作出捐献承诺的人还可以为基金出谋划策,并对捐助对象提出建议。基金会还同专家合作- 这些专业人士在瑞士各地考察文化活动,并给基金会提供信息;另外还有一个专业评审团协助专家的部分工作。
通过国际比较可见,瑞士对文化的支持力度很大,众多基金会和艺术爱好者都在参与类似“众筹”的捐献。我们不禁疑问:再多一家基金会,到底有没有必要?“在现有的体系中其实还存在漏洞,”Ester Widmer说,“为了实现某一具体项目或者举办巡展,艺术家们通常都能拉到赞助。可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艺术素养,他们需要的是时间,而且需求很强烈。我们把这种需要定为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对艺术家给予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利用自由的时间做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笔补贴
今年5月,成立两年的“亲文化遗嘱”基金拨出了自己的第一笔文化鼓励津贴。总共12万瑞郎的资金来自捐献者提前拟好的遗嘱。
12个团体获得了资助,其中,苏黎世女歌手Nadja Zela的乐队以及Marion Duval的日内瓦话剧团Chris Cadillac分别得到了3万瑞郎的鼓励基金;另外,几十年来致力于弗里堡地区音乐推广活动的乐者Daniel Fontana和Patrick Boschung也获得了4万瑞郎的奖金。
(翻译:郭倢),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subscription form
subscription form
如需通过电子邮箱免费订阅时事通讯(Newsletter),请在下方输入您的邮箱地址
Email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