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向世界开放
时间:2016-06-23??编辑:瑞士移民网
与时俱进,向世界开放
Kathleen Bühler
最后更新 - 2016年6月23日 -11:00
“面向国际,从地方做起”,是全球化最著名的一句口号,现在把这句话用在瑞士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前景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从字面上讲,博物馆是有地方性的:拥有当地的受众群,收集的大多数艺术品也来自于当地或本国,与此同时艺术博物馆也为当地人营造一块“肥沃”的艺术土壤。
为当代的艺术作品提供一个平台、将特殊文化做出标记,如果在某一阶段,这些被视为艺术博物馆用以阐述艺术历史的重要职能,那么就明确地说明了一点:这段时期堪称特殊历史时期。艺术界的国际化趋势也在一发不可收拾,自1989年起,西方艺术的霸权地位逐步受到渐露锋芒的非西方艺术的威胁。
具体要从冷战的结束、柏林墙的倒塌及种族隔离结束的初期开始,这对于艺术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自此人们开启了全球化视角。
与另一种文化的冲撞对于艺术来说从来都是一个崭新的开端:19世纪和20世纪初日本风和原始主义流派成为艺术届重要的创作源泉。西方艺术界从日本木雕或者非洲原始文化中寻找灵感,当时的作品显示出艺术界的现代发展趋势,但是在人们的意识中依然存在着尊卑区别:那些新派的、非欧洲艺术从根本上被视为一种异国文化,很难上得了大雅之堂。
这是以前殖民时期的观念在作祟,那么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艺术领域的价值观是否有所改变,改变了多少。作为一个实例,目前伯尔尼艺术博物馆和保罗克莱中心正在展出中国现代艺术,该展览获得了巨大成功。一般情况下,伯尔尼艺术博物馆的年均来访人次为100000人,而这次展览直至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90000人次的来访。
怎样解释公众的这种浓厚兴趣呢?难道这纯属是对陌生、异国文化的好奇?或者因为中国的经济力量而引起了西方人的兴趣?又或者公众希望通过艺术对中国有一个非正式的想象?或许是寻找另一种体验,而不是与以往参观西方艺术展览一样,面对一些深奥的、充满讽刺意味的冷漠展品?也或许是出于对那位几十年前只身前往中国的艺术爱好者希克所收集的“世界”的兴趣?
这次伯尔尼展是一种尝试,让人们对瑞士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对中国我们自身的定位与期待,有所了解。现金的时代,国籍其实并不是一个实质性的标志,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与我们生活的地方之间的关系。就拿欧洲杯足球锦标赛,我们的国家队来说,球员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生活在瑞士,有可能是双国籍。
在国籍和文化特征形成过程中,艺术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瑞士艺术博物馆中,至今为止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是否已经认识到我们本国的民众也是由“少数派”发展起来的?这是瑞士的艺术博物馆要想与时俱进必须经常思索的问题。在很多第二代移民身上已经体现出这些宝贵的经验。
我们必须打开思路重新定义艺术,重新讨论艺术的标准,这就需要公正地去理解不同文化,不能顽固不化。难道我们的当代艺术只能局限于州内的计划并以西方艺术史为基准?什么时候,怎样才能摆脱后现代理论的禁锢,面对现实、政治和自我?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从我们的单一文化及当今这种艺术市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Kathleen Bühler是瑞士艺术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一位策展人。她策划了《中国私语—希克新艺术品及M+希克收藏作品》展,展览将在伯尔尼艺术博物馆中展至2016年9月25日。
本文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瑞士资讯swissinfo.ch观点。
“视角与观点”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视角与观点》栏目不定期地刊登各界专家、评论者、观察家及决策者的文章。我们的宗旨是,以个人独特对瑞士或国际重大话题和事件的观点和视角引发讨论。
如果您对瑞士或国际事件有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请发给我们,我们将有筛选地刊登。
瑞士资讯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