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生活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瑞士生活 >

瑞士钟表的第三次“危机”

时间:2016-04-12??编辑:瑞士移民网

瑞士钟表的第三次“危机”

张帆

最后更新 - 2016年4月10日 -11:00

这一次危机指的是瑞士手表面临智能手表竞争的“危机”,这里暂时先把它加上一个引号,因为它就发生在当下,过程将如何,结果会怎样,是否真正算得上是一次危机,还需拭目以待。

两次工业革命对瑞士钟表来说,无疑是机遇,也是挑战。瑞士的传统手表业虽然历经跌宕,但在战胜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危机之后,瑞士手表的销售额从1985年的43亿瑞郎增长到了1999年92亿瑞郎,2005年已经猛增到123亿瑞郎。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便以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加速前进,其发展势头之猛、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以至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都丝毫没有影响到互联网技术继续发展。没有人怀疑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时代。移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网络等等一大批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技术的诞生,纵使人们穷尽想象也无法预料。

同样,在智能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也没有人把手机和手表联想到一起。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出现在2013年,最初的设计构想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有时使用手机不方便的情况,比如开车或者腾不出手的时候。而苹果公司在2014年9月发布智能手表iWatch的消息,不啻于在钟表界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因为苹果公司是那样的成功,以至于每一款苹果的新产品对消费市场的改变都是革命性的。

除了苹果公司,三星、索尼、华为等众多知名电子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摇身一变也成了钟表公司。这些跨国IT企业本身就实力雄厚,而智能手表也果然非同寻常,iWatch正式上市未满一年,全球智能手表2015年的销量已突破600万只,销售额高达60多亿美元。面对汹汹而来的智能手表,面对钟表行业许多新的竞争对手,传统的瑞士钟表公司又将何去何从呢?

作者简历

张帆,工程硕士,中国专利律师、欧洲专利代理人。

毕业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通讯工程专业,曾任埃尔朗根-纽伦堡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中德汽车工业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先后在中国微芯科技、德国西门子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工作,目前就职于瑞士迅达集团(Schindler Group)。曾撰写出版《中国专利法注释》,撰稿出版《选择德国》,翻译出版《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等书。

有分析家对此持悲观态度,认为智能手表的出现对瑞士手表来说,是致命的危机。公众亦开始质疑智能手表对瑞士手表的影响,因为两者之间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与高端的传统瑞士机械表相比,与之前美国生产的标准化手表和日本廉价的石英手表不同,以iWatch为代表的智能手表不再仅仅是一个计时工具,与瑞士手表类似,更多的是一种奢侈品代表。两者都能够满足个人需求,体现人格和品位,释放出表示佩戴者身份和地位等的社会信号。

智能手表也同样致力于和消费者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追求表和人的完美结合,个性化的设计不但能够传达时尚感,甚至可以让手表成为一件首饰。其次,与中、低端的瑞士手表相比,智能手表的产品定位、设计以及价格都与之相差无几。因此,占手表产量绝大多数的中、低端手表市场受到智能手表冲击的影响最大。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斯沃琪。投资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预测,iWatch全球发布会的第二天,斯沃琪的股价就下跌了2.5%。其后,股价跌幅更多达18%。

凡事有反就有正,有人对瑞士钟表持悲观态度,就一定也有人持乐观态度。乐观者认为瑞士手表和智能手表彼此在风格上是如此不同,智能手表虽然暂时抢走了部分顾客,但也恰恰为瑞士手表培养了下一代消费者。不难发现,经常戴手表的人现在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习惯用手机来看时间,觉得手腕上戴着手表显得有些老气落伍。

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消费能力和欣赏品位也会增长,这些曾经的年轻人终将会厌倦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转而青睐劳力士、欧米茄等经典的瑞士表。未来瑞士手表潜在的客户正是现在的这些年轻人。这种乐观的态度其实不无根据,瑞士钟表业遇到的问题与前些年图书和电子书的情况相似。

当Kindle电子书籍阅读器在2007年出现时,许多市场分析预测传统图书将逐渐消亡。然而,传统书店和纸质图书时至今日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数量上和销售量上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儿童教育类书籍的销售量持续增长。纸质书本是最好的启蒙读物,孩子们需要在纸上涂涂写写,想把书实实在在地抓在手里。而且当孩子们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也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当孩子们长大后,就不太可能完全摒弃纸质图书。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希望同时拥有这两种阅读方式以供自己选择。类似的情况还有传统媒体和因特网的关系,几乎所有的传媒公司都既有自己的出版物或电视频道,也有相应的网页媒介。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从物质文明过度到精神文明的过程。而钟表文化的发展就表现在从实用主义到精神主义。今天,仍有很多人对手表的理解还停留在实用主义层面,不理解为何有了手机还要戴手表的行为。不过,这些人迟早会接受用手表看时间的理念。因为习惯佩戴手表的人更有品味。轻转手腕看表与斜肩掏兜拿手机相比,前者的动作无疑更加优雅。而把时间掌握在手上的人,通常意味着其时间观念很强、给人一种认真严谨的印象,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

即使着眼当下,与智能手表平均数百美元的售价相比,传统的瑞士手表与其价格空间并无太多重叠。过去二十年里,瑞士手表的绝大部分销售利润都来自价格超过1万美元的高档手表。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手表在这个价位上依然无法撼动瑞士手表的根基。

另外,智能手表的产品周期很短暂,平均每半年至1年就需要升级核心技术,既要防止被其他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也要紧跟流行时尚的变化。而瑞士钟表则具有明显的“珠宝属性”,可以作为传家宝或者收藏品,但很难想象有人会把iWatch之类的电子产品代代相传。

在大多数情况下,智能手表是一件可有可无的物品,因为它既不能代替智能手机,也无法取代传统手表。总而言之,智能手表和瑞士手表的关系应该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代表高科技的智能手表突出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张扬,而一块经典的瑞士手表所体现的则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尊贵。

在如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技术发展愈来愈快,第三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人们已经在谈论第四次工业革命了。科技大国和制造大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德国在2014年率先提出工业4.0,之后,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中国“中国制造2025”,名字虽然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基本相同,就是利用物联网将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融为一体,最终实现高度智能化生产。危机与挑战并存,钟表行业未来或有更大的变数,竞争可能愈演愈烈,但不管遇到何种危机,遵循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才是瑞士手表的智能之路。

*编者:《瑞士钟表系列》由张帆供稿,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瑞士资讯swissinfo.ch分六期刊登。本文为最后一期。前五期请参阅下方《相关文章》。

【返回列表页】
瑞士移民 瑞士移民条件 瑞士房产 成功案例 移民政策 瑞士生活 了解瑞士 rss订阅

版权所有:瑞士移民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瑞士移民网??